长尾理论3:既是消费者 又是生产者!
各位书友大家好,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长尾理论。作者说,现在之所以形成了长尾经济,主要是因为三种力量发生了变化。第一种力量是生产工具的普及,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个人电脑,这让每个人都有变成生产者和商家的可能。原来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得事情,现在业余爱好者也可以操作了,比如编曲,有一台个人电脑也能完成。之前还只有官方才能办电台媒体,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媒体,有的大V甚至比一个媒体的号召力还强。商家就更不必多说,当网红和零售相结合的时候,个人卖家的销量也可以破亿。另外,由于渠道畅通了,生产厂家也采用了直销的模式,他们甚至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定做,最近又出现了一种C2M的模式,也就是消费者直接跟厂家联系,定制需求。这让一些小厂找到了新的生意模式。物质极大丰富,品类大幅增多,让经济的尾巴越来越长了。
第二种力量是通过普及传播工具,降低消费的成本。这还跟互联网有关,如今信息的传递已经再无障碍,这让任何一个产品,理论上都能与他的消费者进行有效沟通。消费者寻找自己的喜好,只需要通过互联网搜索技术就可以完成。这也是为什么中小企业宁可投百度联盟也不去投电视了。因为搜索会带来更高效的转化。每一笔成本都能带来收入。这让中小企业更加有的放矢。
第三种力量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力量,比如iTunes的好歌推荐,京东阿里上面的猜你喜欢,这些都是根据用户的购买行为建立的商品联系。有太多用户买完面包后又去买了果酱,所以在你买完面包之后,他也会给你推荐果酱,这就勾起了你的购买欲望。从而刺激了消费。而在很多内容网站上,也会针对用户进行人群画像,爱看什么剧的都是什么人,这些可以根据用户之前的行为跑出数据,让贴片广告更加有效率,比如看韩剧的更多是女生以及家庭妇女,推荐卫生巾或者零食的广告就比较恰当,而儿童受众就不能再推卫生巾了,要给他们推荐玩具和早教课程。这一切功能都要通过机器的智能来实现。不断的将消费者细分,创造利基小众市场,会让需求曲线更加扁平。这也就意味着对于短头的热门需求将进一步降低。
如今的经济组成方式,已经很难言纯粹的生产者,纯粹的消费者,更多是消费生产者,也就是消费主义向参与性生产主义转变。比如小米就提倡这种参与感,小米手机的用户都会参与到新手机的开发,不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,然后接受测试,从而再提出改变的建议。这就有了粉丝经济的基础,我自己参与设计的东西,我当然要更加支持和厚爱。还有内容方面,以前就是记者写,编辑编,然后给你看什么你就得看什么,现在不是,现在是大家一起讨论。每个人的留言本身也是内容的一部分,所以很多人看到老齐这里,所有的留言只要是健康的,我们都会放出来,其中不少还是持反对意见的。我们不会屏蔽掉这些负面留言,因为他也是内容。是内容消费者产生的内容。而更明显的就是微博和朋友圈的模式,他也是一样的,内容消费者通过转发行为,形成了内容的生产者。哪怕你一个字不写,你挑出来的转发内容,已经是一次内容排版了。还有一些所谓的时尚买手,他们去以自己的眼光上货,当然是消费者,但他重新搭配后就形成新的生产,也是新的产品诞生。所以这种半业余,半专业在专家和普通人之间的人,越来越多。让整个社会的利基产品大范围扩充。经济的尾巴越来越长。
维基百科就是这么一个产品,每个人都是这部百科全书的消费者,也是他的生产者,如今他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宝库。任何不明白的事情,几乎都可以通过搜索找到答案。历史上没有任何一部百科全书,可以超越维基百科的品类和内容。随着数据的扩充,维基百科仍然在快速的膨胀。他已经成了一部永生的百科全书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内容修复功能极其强大,任何敏感词汇遭到破坏之后,平均修复的时间只需要4分钟,这并不是管理员的功劳,而是有千千万万的创作者在纠正他的错误和偏差。所以他根本不担心内容偏差,也不用担心垃圾内容,大数据会搞定这一切。这种不断地更新,不断的改正,不断地治愈的免疫系统,才是维基百科永生的关键。
那么有个问题,大家可能要问了,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,愿意参与维基百科的制作呢?对他们又有怎样的好处呢?他们的创造动机又是什么呢?头部热门内容,会产生明显的货币经济,也就是说你给钱人家才干,你给钱人家才把内容给你。但尾部经济肯定来自于那些非货币经济,其实你想想现在那些内容网站的运营就知道了,头部作者一般都以签约给钱的方式定下来,比如购买报纸的资源,签约专栏作家,签约自媒体作者。等把这些人稳定住之后,开始开放尾端生产机制,让小的自媒体自己注册登录。他们会创造更多的尾部内容,哪怕只有几十个人看,他也能通过内容搜索和个性化推荐,把它给推给读者。所以现在基本都是这种模式,头部内容购买,编辑主动推荐,尾部内容自由加入,通过搜索和个性化推荐。别小看了尾部内容的加入,这些尾部作者既是生产者也是平台宣传者,他们对于自己的内容会有极强的传播意愿,顺带手就把平台给宣传了,自然头部内容也会露出更多。
另外,有一个不能说的秘密,那就是尾部内容生产者也为平台规避了版权的困扰,如果平台自采,则可能遭遇作者维权,如果是C端尾部作者自行上传,那么平台就可以推卸责任了,大不了拿尾部作者出来顶包了事,可以免于处罚。比如音乐网站上,你的版权音乐,唱片公司要收钱,但我可以收录网络主播翻唱版,而且让网络主播自己传,这东西就不好说了。还有龙珠直播这种东西,大家都知道体育赛事买版权是很贵的,网友要看什么NBA,英超,世界杯都要购买会员才行,但龙珠的主播自己带着直播信号上来,这就打了擦边球,等你来维权,我顶多封掉用户的账号,但那个时候这场直播早已经结束了。龙珠上面已经产生了流量。
还有淘宝也是如此,商家卖假货,又不是马云卖假货,马云想不想卖假货呢?在创业初期,他肯定是想的,因为卖假货确实很有流量。一度淘宝成了假品牌集散地。只是生意做大了,人家也上市了,所以才要跳出来洗白,对于假货给予强有力的打击。所以明白了吧,尾部作者是有好处的,他可以利用平台的搜索机制,传播自己的内容。也寄希望于有一天他可以变成头部生产者,而平台也是希望尾部作者加入,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传播,以及规避一些灰色地带的风险,而短头作者,当然也希望与这些尾部作者为伍。平台越热闹,短头的流量也会越高。所以在这个模式里面,每个人都是获益者。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,商品的多样化,让物质极大丰富了,满足了大家的更广泛需求后,社会效率也更高了。唯一不开心的是,那些原本传统的短头经济企业。他们不参与这种长尾模式的环节,所以需求被大量分流。
比如央视,在媒体泛滥的今天,已经失去了媒体的绝对统治地位,TCL康佳四川长虹这些老牌电视企业也很受伤,现在互联网公司都去做电视了,所以竞争十分激烈。做电脑的也是如此,十几年前只有联想华硕戴尔可以买,现在台式机基本都自己攒了。所以品牌电脑商们销量都出现了下滑。另外,图书出版业也是如此,现在也不太乐意写书出版了,还不如写个公众号,从传播力上图书跟互联网完全没有可比性。一本书20万销量就是神奇的数据了,但十万加只是公众号的起步数据。像齐俊杰看财经的广播内容,在各大平台,每天基本都得覆盖上百万人,这远远比写本书影响力大的多,甚至比传统的广播电视影响力还大。所以现在内容大爆炸,但出版业却受到了影响,出版社的生意不好了,大家也不怎么看书了。
而影音娱乐上面也是如此,有人拍大电影,也有不少人就负责把电影剪辑成4分钟,这种短小的影评竟然很有市场。观众众多,而且已经有广告商去投广告了。那么这种短小影评,到底对头部电影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呢?咱们明天接着讲!
聪明的投资者我们已经讲完了
欢迎大家来收听